說起買房,很多人第一反應就是頭大,畢竟當前國內的政策雖然早就針對房價作出了種種限制,但從實際情況看,真正指望房價徹底跌到“白菜價”所需要的時間還有很長。然而,在這樣的情況下,一些曾經令人“眼熱”的房子卻再次被禁止銷售了,這是為什么呢?

小產權房被禁止

據《澎湃新聞》報道,這類房子就是小產權房,一直以來,這種房子因為非常便宜而受人推崇,尤其是在一些非常之前的地段附近,看看周邊的房子動輒百十來萬甚至上千萬,小產權房不過兩位數或者三位數,價格上明顯要更加實惠,然而這樣的房子卻已經被禁止了。

報道指出,深圳推出的《深圳市房地產市場監管辦法》指出,代理銷售小產權房的行為已經被認定為違法違規行為,凡是查出在房地產經紀過程中出現再買“小產權房”的行為,那么會直接被認定為違法,同時辦法還要求中介機構及時自查,這顯然是已經給“小產權房”的交易下了“最后通牒”。那么,在房價居高不下的情況下,為什么官方要禁止小產權房呢?

為什么禁止?

首先要知道,小產權房本質上其實就是各種“違法建筑”,它們是在發展過程中因為各種原因在農村土地等地方建立起來的房屋,由于沒有相關的證件,更沒有繳納土地出讓金,因此所謂的房產證都沒有,更不受相關的法律保護。

另外,早在2004年,深圳的農村集體土地其實就已經完成了國有化轉換,然而過快的發展似乎還是留下了很多問題,小產權房就是其中之一,目前有不完全統計顯示,當前深圳市的違法建筑超過40萬棟,甚至占據了整個深圳總建筑面積的49.27%,也就是說所有的建筑中,有一半都可能是違法的“小產權房”。

其次,因為上述的過大的小產權房的規模,這使得深圳在進行城市規劃和改革的過程中,明顯會出現各種問題,甚至可能會影響到未來的發展,此前“深房理”事件就已經一定程度上揭露了深圳房地產亂象,如此規模的小產權房雖然是民眾所需,但并不是長久之計。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因為完全不被官方承認,所以小產權房實際上甚至可能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這如果不出問題自然相安無事,一旦出問題,那就是一定是大事。

不過,當前深圳市內依賴小產權房的人不在少數,所以當下即便深圳要針對小產權房展開治理,能夠采用的方法也并不多,只能盡可能限制交易,為了下一步的動作做打算。

再買就是違法

由此也已經明確了,小產權房的交易已經涉嫌違法,而且一旦面臨拆遷,將一點補償都不會給,畢竟其性質本身就是違法建筑。隨著深圳的動手,全國各地各個地方可能都會逐步推動針對小產權房的治理,這就要求對這類房子打主意的人要警惕了,不能再亂買了,買了沒產權事小,如果涉嫌違法,那事情就大了。

而且即便是在買普通的房子的時候也要注意,有些小產權房可能會經過“中介”來進行一番包裝,如果不注意買到了小產權房,那損失就大了,在當前的情況下,盡可能不貪便宜以及實地走一走是最好的方式,千萬要避免買到小產權房,此前中央對此也作出了回應,要求加快城鄉建設用地的統一建設,這就已經給處理小產權帶來了一定的方向。

小產權不可轉換

或許有人會問,既然小產權房不能買賣,那么轉換成普通的房子行不行呢?對此我國的自然資源部其實早就作出了回應,重申小產權房不能夠合法化,尤其在加快宅基地按建設的相關通知中更是明確了,亂占耕地、違反生態紅線的宅基地和小產權房一律不能辦理登記,更不可能合法化。

這等于說,這些小產權房的所有出路已經被堵死,對于擁有小產權房的人來說,這無疑是個壞消息,但從各項政策看,其實情況也沒有到最糟糕的時候。要知道,國內很多人其實都住在小產權房中,這種剛性的需求是政府和地方不可能無視的,目前已知的處理方式大概也就是轉換和拆除兩種。

轉換自然是通過土地合法化,但相關的通知已經將這條路堵死,基本上就剩下了拆除這一種。不過值得一提的是,隨著各地針對性地控制房價,很多地區也同時進入到了舊改的關鍵時刻,這或許能夠成為未來解決小產權房的一種方式,畢竟舊改后的房子價格按理講也不高,如果能夠有一定的扶助,逐步要求搬離小產權房,那么或許還有一定的希望。

不過現在說什么都還太早了一些,伴隨著禁止項目的出現,未來的政策還會進一步下達,暫時只能拭目以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