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上就要放十一長假啦~開心嘛?但作為會計,開心之余還有一件在季度結束非常重要的工作要做,那就是季度企業(yè)所得稅預繳申報。其實自從今年預繳申報表格式變更之后,表格邏輯非常清晰,填寫變得相對簡單,只需要關注幾個易出錯點就好了。下面小編來給大家說說企業(yè)所得稅季度申報表如何填寫。

在填報之前,首先得有財務報表,之前有朋友問我如何填寫預繳申報表,結果自己財務報表都沒做,這怎么行?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查賬征收的企業(yè),報表是申報的基礎。

一、第1-3行按報表數據填寫

第1-3行的營業(yè)收入,營業(yè)成本和利潤總額,填寫這三行數據就需要用到財務報表。

之前很多朋友問我為什么填寫之后“利潤總額”≠“營業(yè)收入”-“營業(yè)成本”,然后為使其相等,就強制性將“營業(yè)成本”改了,這都是不對的。

注意:這里的利潤總額與第1行“營業(yè)收入”、第3行“營業(yè)成本”不存在必然的勾稽關系。實際上,營業(yè)收入和營業(yè)成本均不參與表格計算。指標意義在于數據采集,按照財務報表填寫,保持和財務報表一致。取數如下:

“營業(yè)收入”=主營業(yè)務收入+其他業(yè)務收入;

“營業(yè)成本”=主營業(yè)務成本+其他業(yè)務成本;

“利潤總額”直接按照企業(yè)會計制度、企業(yè)會計準則等國家會計規(guī)定核算出來的利潤總額。也就是利潤表上的利潤總額,直接按照報表填寫即可。

二、第4-9行按實際情況選擇填報

第4-9行是針對“利潤總額”進行一系列調整,最終得出“實際利潤額”作為預繳企業(yè)所得的計稅基礎。

第6、7行若享有稅收優(yōu)惠政策,必須填報相關的附表。

第9行=第3+4-5-6-7-8行;如果預繳方式選擇“按照上一納稅年度應納稅所得額平均額預繳”的納稅人,第1-8行無需填報,第9行按照上一納稅年度應納稅所得額平均額計算的本年累計金額填報。

注意:不要把這里的“實際利潤額”等同于財務報表的利潤總額,更不要把它當成匯算清繳的應納稅所得額。

三、其它主表數據填報

第10-15行是計算本期應繳稅額的計算,按實際發(fā)生數填列。如果企業(yè)享受了稅額相關的減免政策,如小微企業(yè)、高新企業(yè)等,則必須填列附表A201020.

第16-21行:與企業(yè)類型相關,“一般企業(yè)”不填。

附報信息均為必填項,不同的企業(yè)性質會影響到第12行的優(yōu)惠政策選擇。

四、案例分析——享受稅收優(yōu)惠政策的填報

案例一:固定資產一次性稅前扣除政策

政策條文:企業(yè)在2023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期間新購進的設備、器具,單位價值不超過500萬元的,允許一次性計入當期成本費用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不再分年度計算折舊。(國家稅務總局2023年第46號公告第一條)

北京某商貿有限公司在2023年6月購入一輛貨車,固定資產入賬價值60萬,假設無殘值,會計核算按照4年期進行折舊,稅務上享受一次性稅前扣除政策。那么賬務應當如何處理,稅務又該如何申報?

在賬務處理上,必須按照會計準則確認固定產,并按月計提累計折舊。

注意:不能因為稅務享受一次性扣除,就不確認固定資產,或者確認固定資產后就將累計折舊一次性全部計提。會計分錄如下:

6月購入貨車時,確認固定資產:

借:固定資產——貨車 6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7.8

貸:銀行存款 67.8

7-9月按月計提累計折舊:

借:管理費用 1.25

貸:累計折舊 1.25

在預扣預繳納稅申報時,需要填報附表A201020,具體如下:

附表填寫后,自動生成主表。

注意:在月(季)度預繳納稅申報時對其相應固定資產的折舊金額是進行單向納稅調整,也就是只調減,不調增。其他的匯算清繳要做的納稅調整,如廣告宣傳費、業(yè)務招待費等,在預繳時候都不需要管它哈。

案例二:小微業(yè)務所得稅減免政策

政策條文:對小型微利企業(yè)年應納稅所得額不超過100萬元的部分,減按25%計入應納稅所得額,按20%的稅率繳納企業(yè)所得稅;對年應納稅所得額超過100萬元但不超過300萬元的部分,減按50%計入應納稅所得額,按20%的稅率繳納企業(yè)所得稅。(財稅〔2023〕13號第二條)

企業(yè)要享受小微企業(yè)政策,必須同時符合以下4個條件:

①從事國家非限制和禁止行業(yè);

②資產總額不超過5000萬元;

③從業(yè)人數不超過300人;

④年度應納稅所得額不超過300萬元。

北京某商貿有限公司2023年上半年已預繳企業(yè)所得稅5萬元,截止第3季度累計的實際利潤額為200萬元,符合小型微利企業(yè)的其他各項條件,則第3季度應繳納多少企業(yè)所得稅,申報表如何填報?

應納所得稅額=100*20%*25%+(200-100)*20%*50%=15萬元

本期應納所得稅額=15-5=10萬元。

注意:即使加上第4季度利潤之后實際利潤有可能超過300萬元,只要截止第3季度符合小微企業(yè)條件,依然可以享受此政策,當全面實際超過300萬元時,再按不享受優(yōu)惠政策補繳稅款就可以了。

在預扣預繳納稅申報時,必須填寫附表A201030,具體如下: